遵循湖北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精神,响应湖北省建立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促进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迫切需求,20125月由湖北经济学院牵头,协同多家单位,组建“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212月,获湖北省教育厅立项建设。201712月建设期满,评估结果为“优秀”。 2018年,为加强人才培养功能,中心设立低碳经济学院,开设了湖北省第一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专业,2021年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8年,中心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是湖北省属高校中第一个入选该索引的智库;2022年中心获批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聚焦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前沿,紧跟国家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全国碳市场和湖北省试点碳市场建设和运行中的重大理论和关键问题,聚焦以下4个研究方向开展相关研究:

1)国家和区域碳市场理论、政策与实践;

2)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学开发;

3)碳达峰与碳中和实现机制及路径;

4)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迄今,中心已获得科研项目178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国家发改委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2项,英国全球繁荣战略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共30项,省部级项目51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88项,经费合计2900余万元。

基于重大理论需求,中心围绕碳市场中的核心理论问题,在ScienceNature·Climate ChangeNature·CommunicationsNature·Food、《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6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3篇入选ESI热点论文;出版学术专著16部;编写教材3部;出版碳排放权交易蓝皮书和低碳经济系列蓝皮书4本。获省市优秀成果奖19项。基于重大现实需求出发,中心立足湖北省碳市场试点实践,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中碳登”)落户湖北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决策支持。

历经十年建设和发展,中心已成为本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高地、学科建设平台、人才培养基地和核心智库,有力地支撑了政府决策和行业产业发展,社会影响力迅速提升,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20201027日,《光明日报》头版报道了中心为打造全国碳市场的湖北样板做出的贡献;2021716日,受湖北省人民政府委托,中心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上主办首届碳市场论坛。新华社、湖北卫视、《中国环境报》《中国能源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媒体对中心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广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