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唯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为遵循湖北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精神,响应湖北省建立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促进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迫切需求,2012年5月由湖北经济学院牵头,协同多家单位,组建“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12年12月,获湖北省教育厅立项建设。2017年12月建设期满,评估结果为“优秀”;2018年,为加强人才培养功能,中心设立低碳经济学院,开设了湖北省第一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专业,同年中心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是湖北省属高校中第一个入选该索引的智库;2022年1月,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023年中心取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制造体系评价”第三方评价机构和节能诊断服务机构两项资格,可为企业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提供全方位技术咨询服务。
作为国内唯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历经十年建设和发展,中心已成为本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高地、学科建设平台、人才培养基地和核心智库,有力地支撑了政府决策和行业产业发展,社会影响力迅速提升,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在支撑湖北碳交易试点建设、服务全国碳市场、打造学术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和进展。
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
中心依托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统计学等学科优势,联合来自政府、高校和企事业等10余家单位构建校内和校外相互支撑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围绕碳排放权交易,构建“政府主导—高校支撑—企业应用”协同创新模式,有效整合资源,发挥协同优势,推动学科融合,切实推进了碳排放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汇聚人才筑牢研究基础
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任务为牵引,汇聚人才团队,现有专兼职人员87名,其中国家级人才3人、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2人、湖北省“楚天学者”5人,“楚天学子”10人、产业教授3人、彩虹学者1人。拥有1个湖北省名师工作室,2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3个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科学研究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理论和决策支撑
中心聚焦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前沿,紧跟国家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全国碳市场和湖北省试点碳市场建设和运行中的重大理论和关键问题,聚焦以下5个研究方向:国家和区域碳市场理论、政策与实践;碳金融和气候投融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学开发;碳达峰与碳中和实现机制及路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心获得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任务2项,国家发改委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3项,英国全球繁荣战略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省部级项目、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多项,经费超过3000万元。
基于重大理论需求,中心围绕碳市场中的核心理论问题,在Science、Nature•Climate Change、Nature•Communications、 Nature•Food、《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6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3篇入选ESI热点论文;出版学术专著16部;编写教材8部;出版碳排放权交易蓝皮书和低碳经济系列蓝皮书4本。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获省市优秀成果奖19项。基于重大现实需求出发,中心立足湖北省碳市场试点实践,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中碳登”)落户湖北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决策支持。
咨政建言全方位立体式支撑区域发展
中心成果对政府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咨政建言全方位立体式支撑湖北省碳交易试点建设,助力“中碳登”落地湖北和全国碳市场建设,形成全国两会提案4项,其中重点提案1项,重要决策咨询报告10余项,成果采用35项。此外,中心积极为行业提供高质量能力建设,中心为湖北省所有县级及以上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碳交易培训,极大提高了参与碳交易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为行业输送了一批社会急需的碳交易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一刊一会”打造学术共同体,筑牢生态文明思想阵地
中心通过打造学术期刊平台和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深化在碳市场领域的社会影响。2016年,中心创办了我国第一本环境经济学学术期刊——《环境经济研究》(简称“期刊”,刊号CN42-1881/F),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贡献力量。2020年,期刊获得“湖北省优秀期刊”称号;被《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第6版)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在450种经济学期刊中排名前20%~30%;被《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评定为二区期刊;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由2017年的第22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12位,被评选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0年版)”。目前被全球60个数据库收录,国内外机构用户数突破4000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等区域。2023年,入选CSSCI(2023-2024)扩展版来源期刊,标志着《环境经济研究》办刊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中心连续举办十届“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发展国际研讨会”,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会议邀请国内外低碳经济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碳市场、能源转型、气候风险、全球气候治理等方面的前沿理论问题和政策实践进行研讨。参会人员覆盖了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碳交易领域相关行业与产业组织。“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发展国际研讨会”已成为探讨国内外碳市场理论与现实问题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受到学术界及业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社会急需的低碳人才
依托“现代服务业”“区域经济发展与碳中和”省优势特色学科群,中心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低碳经济学院,实行“中心+学院”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碳排放权交易和碳中和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与协同单位共同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已培养本科毕业生272人、硕士78人、博士15人。通过多元汇聚师资队伍、合作编写专业教材、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多种方式协同育人,成效明显。本科生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和“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等国家级奖项13项,省部级奖项13项。获国家奖学金8人次。中心培养的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80多篇,为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湖北能源集团、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等协同单位输送毕业生10余名。本科毕业生有34人赴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深造,13人赴英国利兹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境)外高校深造。